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复函》,南开大学牵头申报的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于2019年2月1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该中心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利用南开大学科研优势,汇聚各方研究力量,针对城乡生物质固废资源化利用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系列创新成果;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现代化建设,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完成国家发改委等上级部门的其他工作。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主持申请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重大、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生物质固废资源化、固体废弃物成分分析、环境微生物技术、生物质炼制、生物质能源、土壤修复与改良、循环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特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某些领域的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研究水平,获得了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在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申请/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中心现有科研人员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位35人,硕士学位15人。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大型分析仪器为科研分析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工程研究中心在生物质固废资源化方向上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形成了以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学术作风严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科研群体和精悍的研究队伍。中心人员近五年共发表期刊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120篇(他引超过1067次);出版专译著10部;申请国家专利技术128项(发明专利117项),其中授权国家专利60项。已获201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201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15年天津市专利金奖、2014年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201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发方向如下:
(1)生物质资源化政策研究中心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布局,重点开展环境问题诊断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开发,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区域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设计,生态恢复理论与工程技术,特殊立地植被恢复技术,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可持续实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及方案设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及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
(2)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
围绕生物质能源化转化过程中的物质结构变化规律,从生物质热分解、催化氧化与还原、热传导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开展生物质高效产可燃气技术等方面研究,不仅揭示生物质在不同条件处理转化过程中的物质结构变化规律,还将提出生物质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绿色技术方案。
(3)生物质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围绕土壤污染及地力差等问题,依托生物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从土壤墒情、营养状况,种植作物对营养吸收能力和周期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开发具有吸附、缓释等功能的土壤改良基质材料;以此为基础,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不可再生材料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开发可用于建筑、化工、汽车行业的高附加值材料。
(4)生物质炼制技术研发中心
围绕生物质资源化、高值化转化过程中的物质结构变化规律,从生物质提取转化过程的催化水解、异构化、催化氧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开展综纤维素提取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技术研究、纤维素衍生物合成研究、平台化合物合成研究,不仅揭示生物质高值转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还将提出绿色调控与高效转化的绿色技术方案。
(5)生物质发酵技术研发中心
围绕生物质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与物质结构变化规律,从生物转化过程的微生物群落解析与功能优化、难降解和新兴污染物生物转化规律及降解酶活性调控、不同生物转化模式的风险评价及全过程风险管理三个层面开展研究工作,不仅揭示生物质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还将提出菌群功能优化调控的方案并构建首个针对生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